什麼是真正的人脈?
最近,一位很久沒聯繫的師妹找到我,簡單寒暄了幾句就直奔主題,原來她已經失業近一年了,想找我內推,介紹工作機會。
講真,我與這位師妹並不相熟,對她的印象主要來自於她在朋友圈裡曬的照片。
那些照片記錄了在不同場合中,她與各位大咖合影時意氣風發的樣子。
我就問她:你的人脈看起來挺廣的,找工作應該很簡單吧,怎麼可能失業這麼久呢?
她很無奈地說:“那些‘看起來’很廣的人脈,其實到最後緊要關頭,並沒啥用。”
2020年大家確實都比較艱難,很多人不得不把人脈當成了救命稻草,這本無可厚非,但有些人陷入了誤區,一廂情願地把通訊錄名單當成了自己的人脈,這注定會失望。
其實,人脈社交的本質是資源整合與價值交換,不對等的人脈關係只能是一場海市蜃樓的幻象。
只有對等的人際關係,才是有效關係
相信我們都見過這類喜歡趕場子的人,各種論壇峰會、飯局酒場,逢場必到,寒暄搭訕,似乎跟誰都能聊得上。
還有人,直接拿名人當背景板,爭著握手合影,強凹人設,儼然自己也成了人生贏家。
俞敏洪老師曾談到,他在不同場合見過一個年輕人出現5次以上,而且每次都來找自己合影,據說是想混關係。
對這些“場面控”們傍大佬的現象,俞老師苦口婆心地提醒道:“年輕人不要浪費時間追逐無效關係,在這種浮光掠影的名利場合,是混不到真正有用的社會關係的”。
簡單地說,人脈關係從來都不是刻意求來的,而是自發吸引來的。
所謂的人脈,只是你自身能力與價值的一種映射。
與人交往時功利性太強,容易讓人反感。蹭名人,蹭流量,把大佬作為自己博出名的工具來利用,更是對人極大的不尊重。
這樣混圈子,自然不招人待見。
熱播劇《三十而已》中的顧佳,費盡心思要擠進富太太圈,卻被算計出局,讓人唏噓。
顧佳想利用富太太圈搜羅對自家生意有利的資源,但富太太們卻並不把她看做是“自己人”,充其量只是個有點文化的工具人。
這注定了雙方的交往,從一開始就是一場心智與資源都不對等的較量,結局是不言而喻的。
當雙方關係不對等時,你希望能攀附上對方,獲得更多資源;對方的選擇卻往往是避而遠之,只是拿你當廉價勞動力使喚。遇到心術不正的,像劇中李太太這樣的,甚至直接拿你當接盤俠。
在對方看來,她的名氣和地位就是無形資源,而在這場交往中,毫無資源與籌碼的你,才是應該付出的那一方。結果就是,你付出更多,但收穫寥寥。
事實上,人脈社交從來都遵循著互惠互利的原則。
健康的人脈,是雙方的共贏,而不是單方的索要。
既然人脈不是刻意求來的,那究竟有沒有辦法可以結識到有效人脈呢?當然有。
主動優化成長環境,加入學習型圈層
優秀的人都有一個共同點 —— 愛學習。
學習型圈層大概率會聚集一群同樣熱愛學習的人群,大家互相激勵,互相成就,不僅能夠獲得專業上的成長精進,還能接觸到業內資深人脈。
我曾加入過一個CMO的營銷社群,結識了一大批國內外名企的市場公關負責人。曾經仰慕的那些大咖,通過學習型社群,站到了同一個陣營。
在這裡,有交鋒,有欣賞,然後我們發現彼此是對方的寶藏。
那時候,我所在的公司恰好正在嘗試營銷模式升級,需要第三方數字化營銷公司的協助。通過這個營銷社群,我很快鏈接到國內該領域數一數二的公司,順利完成了任務。這真是個意外的收穫。
最近這些年,很多企業家或高管去讀商學院的MBA,一年學費幾十萬。
本質上,學習商業管理知識,只是其中很小的一方面,他們更重要的目的,其實是為了拓展高端人脈,但讀MBA的學費畢竟是一筆不菲的投入,那麼有沒有別的選擇呢?
答案是肯定的。各類知識型社群就是不二之選。
以“學”會友,社交成本近乎為零
有人加入了新媒體訓練營社群,不僅精進了專業,還結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,鏈接到新媒體大V,甚至還成功轉行。
有人參加創投學習社群,高效連接到創業者及專業投資人,獲得了更多機會。
更重要的是,學習型社群中的每個人,都在致力於成為一個價值提供者。在這種壓力與動力的促進下,除了變得越來越好,你別無選擇。
深度學習是一種有效社交,選擇加入學習型圈層,就是加入一個優質人脈的能量場,在學習過程中建立信任,在事業合作中深化關係。
做個有心人,機會往往來自於“弱聯繫”
人脈可以是資深前輩,自己仰視的貴人,也可能是身邊熟識的人,但更有可能是你無意中忽視的那群陌生人。
社會學家馬克·格蘭諾維特,在1973年提出“弱聯繫”理論:
“與一個人的工作和事業,關係最為密切的社會關係,往往不是“強聯繫”,而是“弱聯繫”。”
日常生活中,每個人接觸最頻繁的是自己的親人、同學、朋友、同事。這就構成了一種十分穩定的、然而傳播範圍有限的社會認知,即“強聯繫” 現象。
與之相對應的,另一類更為廣泛的社會認知,即為“弱聯繫”。
由於弱聯繫是在陌生群體之間發生的,其分佈範圍較廣。因此,它與強聯繫相比,能獲取更多的外部信息和資源,從而可以鏈接到更多新機會。
事實上,在找工作時,關係緊密的朋友基本幫不上忙,真正能起到作用的,往往都是陌生人。
好友木沐是一位500強跨國企業的高管,在同齡人苦心經營職場關係時,木沐早已經把眼光放大到整個行業,並因為良好的職業口碑獲得了很多獵頭的青睞。
她通過各大招聘平台,進入了大量獵頭的尋訪名單,從而有意識地積累了近千位獵頭資源。
就這樣,每當行業裡出現好的機會或者職位空缺時,她總是能第一時間收到消息,從而把握時機,實現職業成長的三級跳,很快就實現了年薪百萬的目標。
所以說,在日常生活中,我們要有一雙慧眼,處處留心,經營好“弱聯繫”,識別出潛力股,同時更需要保持好奇心和終生學習的心態。畢竟,三人行,必有我師焉。
利他是最好的利己,讓自己成為別人的人脈
劉潤曾說過:“人脈,不是那些能幫到你的人,而是你能幫到的人。”
心理學的“互惠心理”認為,當你無條件幫助別人之後,被幫助者其實已經獲得了收益,互惠心理會驅使他想要通過各種方式來還掉這個人情,那麼,你幫過的人就成為了你的人脈。
當感到自己人脈不夠用的時候,不妨想想看,是不是已經很久沒有主動去幫助別人了。
頂級銷售在幫助客戶解決問題的過程中,把客戶變成朋友。
一流的互聯網公司在發展早期,常常提供免費、優良的服務,來贏得海量用戶的支持。
很多自媒體大V的崛起,往往是在不同平台上做持續的價值輸出,從而吸引到大批粉絲擁躉。
哪怕你不具備一定的實力與資源,但如果你盡心幫助他人,同樣能獲得人脈與財富的雙豐收。
大學同學寧寧是個二寶媽媽,疫情期間開始嘗試網上副業。
前幾天跟我說,她在社群裡賣英語教學產品,一天銷售近2萬元。
原來寧寧時常寫文章、做講座,免費分享育兒乾貨,身邊積累了一批媽媽粉絲,朋友圈好友也由400人增長到近5000人。
媽媽們開始不斷地找寧寧推薦各種教育產品,居然推著她把愛好變成了一門真正的副業,讓她的人生有了新的可能。
稻盛和夫曾說:“自利則生,利他則久。”
主動幫助他人,就好像是往情感銀行里不斷存錢。每一次善舉,都會讓情感賬戶增值,從而讓人脈圈子擴容。
人生路上,我們都需要指路的貴人與同行的伙伴。真正走得遠的,永遠是那些充滿好奇心、知恩圖報並樂善好施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