樸素,自然的源起
或許是因為年齡增長的緣故吧,越來越喜歡那些簡單、樸素的元素。
可以是一個環境,可以是一些事情,也可以是一個人。
不過自己期望成為的那個樸素,跟身邊存有的那個樸素還是有一些差距的。
當然,無論是心里希望的也好,還是身邊存有的也好,都是非常接納的,因為希望的那是自己夢想的理想中的狀態,而存有的是現實中已經示現的事實。
如果說夢想的更加美好,但同時那也僅僅是虛幻;事實存有的雖然並不那麼美好,但是卻實實在在的讓你看到。
無形中這些實有的存在,都以一種高維的呈現,讓你看到那個簡單樸素的內涵,相比較想像中的樸素更加有靈魂。
就算是心里希望的美好吧,也想賦予它不一樣的內涵和定義,這樣在某一天實現的時候,也會有一個可以創化的實景形象。
無數次幻想過一位身著棉麻白紗的女子,溫婉清雅,娉婷裊裊,手持沉香硯台款款走來。
沒有綾羅綢緞的摩挲,沒有裝飾佩環的裙帶,就那麼樸素乾淨的存在著。
在她身後是棗紅色的木窗櫺,古樸典雅錯落有致。
透過窗戶照射進來的光暖暖的印在她的身邊,形成的光暈籠罩在她。那一刻,彷彿天大的事也不能激起她內在的一絲漣漪。
這樣的女子不管行為舉止還是處事生活,都似一個“緩”字。
不管有多火急火燎的事情也要緩一緩,等一等,不要急匆匆的做出反應。
有時候那一時的急會造成很大的情緒波動,讓自己做出不利的決定。
記得古時候有個縣官,面對所有急急忙忙趕來擊鼓的人都會跟對方說:“緩一緩啊,明天再來。”
經過這樣的處理後來這個縣出現的報案,矛盾憤怒的事越來越少,因為當時那個氣等過了一夜後很多都不存在了。
這緩一緩讓很多人開始有時間思考自己。
這樣的女子也不會對人對事得寸進尺,急功近利。
遇事更多的時候會退讓,不爭高下,不論輸贏,因為很多時候步步緊逼只會激起對方的對抗和反擊,而擁有退讓會更有格局。
其實有時想想,所有退讓的最後都回饋給了自己。
回顧歷史,我們會發現很多懂退讓的人都能在人生的終極時期平順安樂。
比如范蠡,大了打勝仗後選擇歸隱,終得善終。
比如郭子儀,一人經於四代朝君,最後還能功成身退,福澤子孫。都是因為懂得退讓。
樸素之人取捨自如,更多捨去絕不輕取。
生活中以減為常態,不為不捨而掛礙,時時提醒自己簡約極好。
舍是一種仁慈的德行,也是一種人生境界。
捨棄虛偽,獲得真誠;捨棄繁華,獲得清雅;捨棄浮躁,自得清靜。
人生哪裡需要尋找世外桃源,哪裡需要尋找美好的境地?
心念若樸素,所處皆桃源。
樸素是自然的本色,當你融入自然的時候,自然界的一切都會是你的美景。
一張木桌,一杯茶,裊裊香煙起。紅塵一切皆桃源,自然在我境。
樸素,空中妙有的所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