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会这几招,避免跟青春期的孩子“尬聊”
最近,叶一茜在微博上晒出同女儿的聊天记录。
她想问女儿看完电影什么感受,但是等来的每一句回复都是“ending”。
森碟的每句回复都无比简短,而且…略显敷衍。
叶一茜的追问也越来尴尬,再这么下去,感觉要成母女二人审讯现场了。
很多网友感叹,妈耶,孩子这么小,青春期似乎就提前来了。
叛逆、不喜欢跟父母沟通,觉得父母不懂自己、找不到话题聊。
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啥呢?
要知道,青春期的孩子,情绪那可堪比过山车。
荷尔蒙分泌旺盛,情感浓烈,小小的失败或成功,都能导致大大的情绪波动。
如果父母不能理解这些情绪,或者说话的方式有问题,那么孩子可能会觉得整个世界都在跟他们“作对”。
所以说哦,跟青春期的娃娃沟通,从来都不是件简单的事!说到底,还是聊天技巧的问题。
在这里,跟大家推荐一个 “海沃塔(Havruta)” 聊天法。
据说,Facebook的创办人扎克伯格,还有Google创始人佩奇与布林都是“海沃塔”教养出来的孩子。
不妨你也用它,来和你的娃聊聊吧!这种头脑风暴有这样几个核心要点:
01 | 倾听和表达
当听到孩子说某件事时,不要急着下定论,而是用开放式提问的方式,让孩子“多说一点”,让他更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。
比如,当孩子说:“今天我去游戏区玩橡皮泥被老师说了,因为不在规定时间内。”
这时候,你不应该说:“那老师说了,你就下次注意吧。” ,因为这是 “结论式回答”。
说白了,就是一句话把孩子的思维堵死了,他不会再接着这个话题思考下去。
这时候你应该说:“那你当时是怎么做的呢?你有反抗吗?为什么?” 这下,孩子才继续有话说了。
所以说,倾听与表达的核心,就是提高孩子的参与度,让他更多说出更多他的想法。
02 | 探索和聚焦
在集中注意力、围绕主题的同时,还要探索孩子说话的更多可能性。
比如孩子找了个借口,说:“嗯,我当时有反抗老师一下下,我告诉老师我不是去玩橡皮泥,我只是去看看小朋友的玩具还在不在,不要被妖怪偷走了。”
这时候,不要批评孩子耍小聪明的行为,要顺着他的话说下去,“你挺厉害嘛,还知道为自己违反规则的行为找理由。这个理由,的确可以稍稍降低老师的不满。”
先探索,用 “肯定性语言” 赢得更多可能性,然后把话题慢慢朝更深的地方发展,围绕一个特定的话题。
比如:“在不合适的时间玩橡皮泥,好不好?为什么?”完成这一步,孩子在聊天的过程中就会变得注意力集中。
03 | 支撑和挑战
这是个进一步塑造、验证想法的过程。
一方面,给想法找证据,支撑它;另一方面,要挑战、反驳既有想法,通过提问题看看我们忽略了什么。
简单来说,就是多问 “为什么”,找到孩子内心深处的支撑其观点的动力。
适时挑战、反驳孩子不正确的观点,但不要让反驳变成吵架,而是温和的思考,让孩子积极地响应问题,并从内心深处接受你塑造的正确观点。
学会了这几招,多多练习,让孩子养成深思、擅长沟通的思维习惯。祝愿大家最终都能拥有一个 “聊的很开”、无话不谈的娃娃哦!